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67章:太皇太后就是不死(67)[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言情小说] http://m.0371u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本朝开国之初,传承的依旧是前朝的世卿世禄制度,也就是你得先有身份地位,然后才能当官,比如说开国的时候因为军功有爵位,又比如说祖上是贵族,本身是皇族等等,或者与皇族有姻亲关系,平民是基本没有晋升渠道的。


也能说不太可能靠有文化当官。


不过后来的皇帝,包括吕后都有察觉到这个制度的不妥,所以有时候会进行一些选才活动,由地方或者三公九卿向朝廷推荐人才,建言献策,甚至于有面见皇帝的机会,如果能说动皇帝,那么便能当官,没错,就是这么的简单。


这也是举孝廉的前身。


而董仲舒参加的就是这一类活动。


此时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机制,并不会年年都办,一般皇帝登基或者有什么大事要处理的时候,才可能举办一次。


同时也不是谁都有可能被举荐。


怎么都得有点关系才能被举荐。


而太学,是建元帝采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开设的,里面教授的都是儒学内容,学成就有机会成为官吏候补,哪边有缺便能直接过去。


虽然现在太学影响还不是特别大。


很大一部分官员的职位,依旧被世卿世禄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们所垄断着。


但这里确实是儒家崛起的起点。


儒家就是靠着太学为起点,慢慢侵蚀整个官吏体系,随着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多,百年后举孝廉也基本被他们掌握在手中,只是后来率先崛起的家族并不愿意见到其他平民靠着儒学抢占他们的利益,最后还是拿起当初被他们打压的世卿世禄制,搞了个畸形九品中正制。


并且造就了一堆门阀世家。


任何大变,总会有一批最先尝到好处的,自己发展壮大起来之后,为了世世代代荣华富贵,拼命打压后来者,不给他们翻身机会,使得阶级重新固化。


然后等待着下一轮变革。


贵族、门阀世家、士绅皆是如此。


白圣正是因为很清楚太学的重要地位,所以才会希望她创办的大乾版稷下学宫,能拥有与太学同等地位和权力!


要是这样发展下去,百家还敌不过儒家的话,那她也是真没办法了,毕竟她已经做到了,目前能够做到的极限。


总不能直接搞灭儒活动吧,那也有些太不要脸了,而且儒家只是后期发展的越来越畸形,很多内容本质上是没什么问题的,就此消失确实会有些可惜。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


白圣在教育上面的布局,包括帮助百家们崛起,才算是彻底的大功告成。


剩下的就得靠时间酝酿了。


而儒家则是彻底沉寂下去,并准备先靠太学保住自家元气,剩下的,等太皇太后薨逝之后再说吧,反正他们内部商讨的决定是只要太皇太后还在一天。


他们就不敢再折腾了。


在此期间,只求保留元气,保住传承,没办法,该认命时还是得认命,毕竟他们又不是太皇太后亲孙子,再怎么折腾,太皇太后都始终留有一份情面。


第67章:太皇太后就是不死(67)[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