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落寞的夏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言情小说] http://m.0371u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幸之中的万幸是,幸亏这港口火势太过凶猛,也将对方战船给挡住了,否则这正对着鄱阳湖口方向的港口后方地势开阔,而且之前刘黑湖也并没有刻意布防,若是太子大军乘势登岸追杀,那他恐怕会面临真正的兵败如山倒。
霍问鼎眯着眼睛看着前方的江州城。
这座依山而建的城池现在看上去就像是一尊被架在火上烤着的巨鼎。
他连丝毫的犹豫都没有,就发布了全军返回江陵的军令。
江陵空虚,容不得丝毫闪失。
这一战几乎烧光了江州所有的战船,刘黑湖的水军没有了战船,也失去了在长安和他们扳手腕的力量。
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身为太子的部将,他们现在看见这种依山而建的城池就有点心理阴影。
尤其是在夔州过了那两个月忍饥挨饿提心吊胆的日子,霍问鼎心态早就和跟着太子起兵时不一样,他早就懂得了见好就收的道理。
江州一役,虽是大唐立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水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超过了八万,但江黑湖这边损失的兵员数量也只在七千左右。
其中大部分都是被箭矢射死和落水溺死,只有少数是来不及逃跑,在港口里面被烧死的。
但战船的损失太大了。
大船几乎损失殆尽,小船也是十条里面损失七八条。
经此一役,至少大半年的时间里,夔州、江陵、鄂州、潭州……这一带的水域,已经彻底是太子水军的天下了。
岭南至江陵的航道,也被霍问鼎彻底打通。
襄州的王云岫感到压力山大。
太子眼门前的钉子,就剩下他镇守的襄州和萧子固镇守的潭州了。
进入夏季,磕磕碰碰之下,除了这两颗钉子之外,太子前期的战略意图差不多都完成了,尝到了借兵甜头的太子还想通过皮鹤拓之手多多的借兵,尤其是借一些大唐这边的将领不熟悉的奇兵。
太子想要一招鲜吃遍天,但这种做法也已经遭遇了现实中的瓶颈。
骠国这些个小国也的确拿不出多少军队了,而太子此时黔州囤兵两万三千多,夔州九千,江陵至鄂州沿线的军队接近九万,再加上岭南不断募集的兵马,太子手中要养的军队差不多有十五万,光是黔州和岭南的税赋,供养这些军队也差不多到达极限。
他很想那两股曳落河骑军能够再次给他打开缺口,但此时他已经完全联络不上那六千曳落河。
哪怕是那六千曳落河硬生生的扭转了他的局面,经过这么长时间,他也确定李尽忠和这曳落河自己是指望不上了。
这个时候摆在太子面前的出路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把广州和剑南道给吞了。
广州的唐军已经处于孤立无援状态,现在连带水军在内只有五千人,之前只是因为将岭南的兵力全部抽调解江陵的危局,所以才没空拿下广州。
至于剑南道,则是刻不容缓。
崔愿没敢再打黔州,但一直在拼命招兵买马,大唐其它门阀在山南道的势力也越发膨胀,长远来看,黔州根本扛不住他们的联军。
太子和其幕僚思来想去,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采纳和岭南一样的和皮鹤拓合作的方式。
先将剑南道富庶之地拿下来,然后分割利益向皮鹤拓借兵来镇守。
现在重中之重还是皮鹤拓。
所以在这段时间里,面对皮鹤拓派过来的使团,太子一直奉若上宾,尤其是按照之前的约定,派过来观摩他神通物的人,他更是不敢怠慢。
胡老三看上去的确就是一个老老实实的匠师,没什么特别的。
太子自然也不放心这件神通物离开自己的视线,所以他很耐心的作陪了两日。
在他的眼中,胡老三也只是规规矩矩的仔细看这件神通物,甚至只是让太子用根细绳挂着,连碰都不碰,更没有动用任何的法门和法器。
就一名匠师,这么看上个一两天能看出什么?
太子自然是觉得没什么的。
他反倒是期待这名匠师能有那么一丁点感悟,好让皮鹤拓再来和自己讲一些条件。
但胡老三离开之后,皮鹤拓那边再也没提及这件神通物的事情。
唯一值得慰藉的是,太子慢慢攒出的血蛊军已经有了一千几百人的规模。
他觉得自己攒够两千人以上,这支血蛊军也会和曳落河一样,有着迥异于一般军队的战力了。
在悄然问皮鹤拓购买了一批战马和粮草之后,他正式拉开了侵吞剑南道的序幕。
太子的战略目标是攻占益州,控制剑南道财税中枢。
为此他制定了严密的进攻计划,准备兵分两路,北路是夔州一万五千兵马,其中含一千血蛊军,从夔州沿长江支流快速推进,进攻方向是万州、梁平、合州、遂州,最后便是益州。
南麓是黔州方向两万兵马,加上后继他准备再输送过去的一万精锐,由涪州、渝州、资州、简州方向攻击益州。
江陵方向则用水军威胁襄州,让王云岫继续龟缩着。
太子这针对益州的夏季攻势一发动,崔愿果然有些难以抵挡。
夔州方向,他的陆军守军严重不足,太子的军队快速穿插至合州,很快就将合州拿下了。
黔州方向,他的山地驻军分散,面对太子集中兵力速取涪州的战法没有任何的办法,反倒是几支援军被太子的军队等个正着,全部被歼灭。
在他的主要军力集中于益州周边城防时,太子的军队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完全采取了围城打援的方式,只是不断的佯攻益州周围的要塞,真正的目的只是不断歼灭援军,切断粮道。
至此,太子针对益州的夏季攻势是形势一片大好的。
然而就在此时,广州方面出事了。
五皇子早就和明月行馆的人说过,皇帝任命了一个京兆韦氏的人做了福州观察使。
那人叫做韦应程,之前是福州水师统帅。
当时顾留白一听,他的原话就是,“这下可好,韦氏估计要走海路,通过福州水军送军队去广州了。到时候弄得不巧,太子刚刚攻陷广州,觉得没事情了,才刚刚将军队调走,结果那个地方就登陆了一支大军,又把广州给弄了回去。”
结果后来的情况时太子后院失火,黔州被攻击,江陵失守,太子只能回援,一直没有时间往广州打。
结果太子始终没有能够拿下广州。
但顾留白的判断是正确的。
这个时候福州观察使韦应程真的直接从福州走了海路,运了一万兵马到广州。
现在广州驻军超过一万五。
太子之前想要随便派支军队过去拿下广州的想法已经完全行不通,而且最要命的是,福州水军十分熟悉那条海上航线,而太子的水军都在长江,根本没有什么水军能够在海上阻止福州到广州的这条航路。
太子之前想要控制岭南,就是因为要和海外诸国长期做生意,广州就是岭南最大的肥肉,重中之重。
交州方向,现在是皮鹤拓和琅琊王氏、黄洞蛮掌握,交州的生意和利税,自然和他无关,能够琅琊王氏支持的黄洞蛮相安无事已是最好的结果,但现在广州莫名其妙的落在了韦氏的手里,韦氏还能通过海路补给,源源不断增兵,他如何受得了?
他脑海之中也出现过壮士断臂,直接放弃岭南交换剑南道的想法。
索性将岭南的军队全部抽走,放弃岭南,直接把剑南道给占了。
剑南道相比岭南,还要肥水更多一点,而且战线不用拉得那么长。
但现实不允许。
岭南吴氏的重要人物虽然被他用蛊控制,但好歹还是看在跟着他有可能打得下江山的份上,如果彻底抛弃岭南,将吴氏的基业全部带走,这些人肯定是要玉石俱焚的。
其次,如果抛弃岭南,那一点战略纵深都没有了。
剑南道处于陇右道和山南西道的夹击之中,最多过个半年,陇右道和山南西道绝对会养出不少军队,剑南道本身不是适合长期盘踞之地。
太子和其幕僚以及一众将领权衡再三,觉得两头作战是不可能的,所以还是决定先行集中军力拿下广州,毕竟广州不算是易守难攻之地。
剑南道方面,就由黔州方面的骑军伪装成当地蛮民骑军到处劫掠。
岭南吴氏的人也彻底看清了形势。
第八百五十二章 落寞的夏天[1/2页]